近期,很多水稻种植区进入灌浆期,这时期是决定千粒重的关键期,同时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时期。水稻灌浆期是指水稻扬花结束颖壳闭合开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,可分为乳熟期、蜡熟期和完熟期。该如何进行管理,为水稻高产做出贡献呢?
一、水稻灌浆期过程和时间
1、水稻灌浆过程
水稻籽粒形成子粒形成,子房受精后开始生长,在开花后6-7天米粒可达最大长度,开始具有发芽能力,8-10天米粒达到最大厚度。
水稻子粒成熟,一般开花3-5天进入乳熟期,这时子粒中有淀粉沉积呈乳白色,可持续7-10天,蜡熟期是在乳熟期基础上白色乳液变浓,直至成硬块蜡状,经历7-9天;在蜡熟后约7-8天进入完熟期,谷壳变黄、米粒水份减少、籽粒变硬,不易破碎,此期是适时收获。
2、灌浆持续时间
水稻灌浆期的长短和品种、气温有紧密关系。一般南方早稻,齐穗到收获大约30天,而灌浆时间为10~15天;
杂交中晚籼稻,灌浆时间相对而言要长些,穗子灌浆结束在齐穗后25~35天,而北方的粳稻,灌浆期甚至超过40天。
二、水稻灌浆期管理
1、适当追肥
水稻的追肥以三看为主,第一点看苗,水稻灌浆期要求叶色浅绿,如果叶色淡黄脱肥,就应追施肥,可提高灌浆速度,增加粒重;第二点看田块,根据实际状况,瘦田补施,肥田不施;第三点看天气,晴天多的补施,阴雨天多的不施。
2、浇水管理
水稻的灌浆期浇水采取间断灌水措施,即上水后自然落干露田,1-2天再灌水,以增加土壤中氧气,维持根系活力,但是透水性强的沙土不适合,应该保持薄水层。水稻灌浆中期注意灌水不能太深,在水稻籽粒出现“白浆”时间,可以排干田面的积水,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就可以满足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。
水稻收割前不宜过早断水,早稻在收割前4~5天断水,中晚稻在收割前6~7天断水。
3、叶面喷施
水稻灌浆期可以通过喷施植调剂和叶面肥如中威多多收、中威磷钾预防水稻黄叶现象,多多收加中威磷钾方案不仅能促进水稻根系活力和茎秆韧性,保持叶片浓绿,防早衰,还能补充灌浆所需营养,促进水稻灌浆,增加千粒重,提高抗逆性,促进水稻提早成熟。
多多收
产品名称:2.85%硝钠·萘乙酸
主要作用:促根发根、解毒增效、抗逆增产、调节生长
用法用量:常规用量750-1500倍液喷施。
产品效果:迅速被种子吸收,打破休眠,促进原生质流动,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,诱导形成不定根;激活细胞酶活性,增强光合效率,使叶片肥厚,叶色浓绿;平衡营养供应,调节植株生长,促进花芽分化,提早萌芽;激活植株自身免疫系统,提高植株抗逆性;促进果实成型、快速膨大,增产提质。
适用作物:大田作物、经济作物、苗木花卉等;
备注:可以与常规的杀菌杀虫剂一起复配使用,加速植株对药液的吸收,增加细胞的流动性。
中威磷钾
产品名称:中威磷钾
技术指标:N-P-K: 40-280-380; Zn+B: 5g/L
作用要点:营养、促根、生长健壮、提早上市
主要作用:游离态品质元素,作物可快速吸收利用,激发植物体内各种酶活性,促进新陈代谢,健壮植株,改善籽粒品质;预防早衰,延长叶片功能,促进植株养分积累,促进灌浆结实、穗大粒饱、减少空秕率。
用法用量:常规用量800-1200倍液喷施。
4、病虫害防治
水稻灌浆期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、白叶枯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等,应抓住水稻破口、齐穗两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。选取适合杀虫剂、杀菌剂和叶面肥进行防治,为水稻的生殖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,促进幼穗良好发育,能提高成穗率,为增产打下坚实基础。
注意事项:
a、根据实际情况用足药量、水量,切勿重复用药,避开中午高温用药,在晴天上午十点之前,下午五点之后使用,阴天可全天使用;
b、禁用高毒、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农药;
c、用药后及时回收农药包装袋等废弃物,不随意丢弃,以免造成水体污染。
5、防倒伏、防贪青
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结实期,除加强肥水管理,需要在水稻拔节前进行水稻控旺,抑制水稻的基部节间长度,增加抗倒伏能力;
对于水稻生长比较旺盛,叶片肥大的田块,控制水稻的追肥和叶面肥喷施,防治水稻贪青晚熟。